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的上升空间
本报上海2月8日讯(记者 凌馨)16岁的上海复旦附中学生武亦姝“火”了,在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总决赛中,这位年龄最小的参赛者,战胜语文教师、高校博士等对手一举登顶。有人分析,她至少有2000首的诗词储备量;也有人说,“她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所有幻想”。
武亦姝在夺冠后婉拒采访,选择了回归平静。她的同学则透漏了一点“玄机”:中国诗词大会“飞花令”环节中,在以“月”字为题时,她念出的诗全部来自复旦附中的校本教材《中华古诗文阅读》。
当外界对复旦附中的古诗词教育一片赞誉之时,《中华古诗文阅读》校本教材主编之一、上海语文特级教师黄荣华,却再三表达了对当下古诗文教育的担忧。他说,武亦姝只是个例。“武亦姝的走红,只能反衬出古诗文教育还有很大上升空间,因为社会普遍对古诗文缺乏更深刻认识,所以才出现这种追捧。”
在尤其重视古诗文教育的复旦附中,6册《中华古诗文阅读》是必修校本课程,融入日常教学之中;高考只占6分的古诗文默写,在这里平常测试中也要占到二三十分。为此,常有家长质疑学校会浪费孩子时间,也有学生问为什么要背那么多古诗文,能否不背。黄荣华认为,正是缘于这种心态,很多中小学语文教师正在做的是“考什么就教什么”,“用最小投入,获得最高分数”。学生、家长也一样深陷其中。
为什么要坚持开展古诗文教育?黄荣华说:“首先,作为一个中国人,我是怎么来的,这是一个识自教育,现在我们太缺乏这种认识自身的教育。其次,古诗文教育也是文化表达力的需要,我们是这种文化哺育的,要有这种文化逻辑。再其次,通过学习、欣赏古代文化,能让学生真正欣赏这种文化之美。”
- 最新内容
- 相关内容
- 网友推荐
- 图文推荐
无相关信息
上一篇:戒“网瘾”功夫在“网外”
下一篇:上艺术培训班孩子七成半途而废
零零教育社区:论坛热帖子
[高考] 2022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《软件工程》大作业答案 (2022-04-25) |
[家长教育] 孩子为什么会和父母感情疏离? (2019-07-14) |
[教师分享] 给远方姐姐的一封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伸缩门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回家乡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是风味也是人间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一句格言的启示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无规矩不成方圆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第十届全国教育名家论坛有感(二) (2018-11-07) |
[教师分享] 贪玩的小狗 (2018-11-07) |